“禀报将军,前方便是同州县城!”
就在此时先锋拍马赶到,由于张鼎此行带着七千大军与近万家属,他不能够直接顺着大道向西行,而是得稍微绕点路,尽量绕过西京,所以出了潼关之后,张鼎带蓝田营北上同州。
“师麟,你带领大军就在此处扎营,不要靠县城太近了。”蓝田营走到同州境内,考虑到会对人家造成恐吓,便将军队安置在了县城六里外的崖下村。
他则亲自带着麾下一帮吏员武将在几十个亲卫的保护下前往同州城。
“师麟,营寨就交给你了,咱们蓝田营中不是有很多同州籍的兄弟吗,给他们放个假,让他们回家探望一番,此次向西前往凤翔,若是想带家眷走的,可趁此时机带走,不然今后相隔两地也不是那么容易相见。”
张鼎一如在怀庆府那样,他宁愿放弃三千个不愿舍弃家庭,不忍带家人上路受苦的士卒,也不会强迫他们跟随,将隐患带在身边。毕竟大顺军习惯了拖儿带女行军,所以张鼎想要将军中家眷都带到凤翔,以便于保护,于是他轻声对吴师麟吩咐了一番,这也是他此行的一个目的。
吴师麟闻言点了点头,两人默契异常,无需张鼎再多话。
就这样,张鼎带着麾下前往同州城,他还没到跟前就看到了城门已被牢牢紧闭。
“请问来者是何人?”
见张鼎这队人马停在了远处,城门突然打开了一条缝,钻出一个骑马的小吏。
此人赶到张鼎身前下马小心问道,毕竟他可不想得罪大人物,但也希望能尽量遵守自己的职责。
“此乃大顺制将军张鼎。”罗正武上前答道。
“哦,不知可有凭证?此行前去那里。”那官吏一副直来直往的样子。
“正武,给他。”张鼎笑呵呵的阻止了不爽的王虓,将他手中的符、劵、契、章、信、记还有调配凤翔府的文书通通交给它。
此人一件一件查看,待确认无误之后这才拱手迎他们进城。
“将军莫怪,这是属下的职责。”那员小吏满头大汗,陪笑着将张鼎带进城去引荐给了州牧与知州。
“这位将军,久仰久仰,在下为你设了同州本地宴席还请一聚。”
州牧是个人精,他早就设好了宴会准备使来人消怒,毕竟在关中境内,可以说天子脚下,李自成多次整顿骄兵悍将,他也不害怕张鼎敢冒着丢掉前程的风险对同州劫掠。
“哦,本地特色宴席?那我可得好好尝一尝了。”若是将州牧心里话说给张鼎听,张鼎定要大呼冤枉,他没想到那么多,经过同州仅仅只是自身的谨慎。
“张将军,此宴名叫九品十三花,你可得好好尝尝了。”州牧见张鼎没在意此前之事,心中松了一口气。
“品?九品十三花?何意?”张鼎像个好奇宝宝般问道。
“其中品是比碗大、比汤盆小的容器,用于盛汤菜。而碗则是以蒸菜为主、荤素搭配的饭菜。也称作同州水席,之所以被称为水席,因席中汤菜较多而得名。
此宴席非常讲究,先上九盘茶点、四盘干果、四盘水果、中间一盘甜点。再上十三个凉菜、四个荤菜、四个海菜、四个素菜,中间一个正柱子。撤下这一桌,再上九个热菜:洪福齐天、柜中缘、烩金门、升官图、酸汤小酥肉、银耳粥、生氽丸子、酸辣肚丝、蜜汁轱辘。撤下九个热菜,再上九碗。其间还有花卷馍馍、千层锅盔夹辣子、燕麦面皮和野菜窝窝头等。”州牧介绍道。
在一旁跟随的张鼎等人光听名字就感到垂涎欲滴,平日里行军路上资源本就不多,基本上都是些干粮汤粥,如今他们听到如此多的美食纷纷食指大动,甚至连柳锦城都颇为期待。
“好,那就先去赴宴,刚好我等肚子饿了。对了,张汉,你先去派人采集一些肉送到军营,让将士随军家属们也开开荤。”张鼎赴宴途中还不忘自家将士,毕竟自己吃香的起码让人喝顿辣的。
“是~”张汉幽怨的看了张鼎一眼,他的肚子也呼噜噜的叫着,可还是转头去忙活了。
“将军,请!”走进酒楼,张鼎麾下亲卫都被安排坐在第一层,他则与一众将校吏员前往二楼雅座,顿时蓝田营众人将这间大酒楼坐得满满当当。
“快上菜,诸位同僚一路艰辛,尔等速速上菜。”
听见了自家父母官的催促,先是有几个侍女端上来了几盆温水,供风尘仆仆的张鼎等人擦拭。
随后在众人就座之后,菜品立马上桌。
“诶,这凉菜怎么都没有调?一点味道都没有?”虞显邑夹了一块牛肉吃到嘴里感觉只有肉香却没有咸味。
“呵呵,这位将军,凉菜要配合此等蘸料来吃才可以,这也是我们这里特色的凉火锅。”
州牧让人将蘸料送到众人手中,他夹起一块猪耳朵丝,放入蘸水蘸一下这才吃到口中细细咀嚼。
张鼎等人有样学样,纷纷照着他的吃法,果然十分美味。
“带把肘子来喽!”
同州州牧心细,他见张鼎等人很是饥饿,便提前上了道硬菜,四大碟子带把肘子端上饭桌。
“张将军,此菜其实有个典故。”陪坐的知州突然指着肘子道。
“哦?愿闻其详。”张鼎将口中酱香的肘子皮咽下之后看向知州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明末之西风渐起请大家收藏:(m.duduaa.com)明末之西风渐起读读看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