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真人想起来了。
十七年前,她刚继承师父刘华存真人的衣钵,发愿募资修建三清大殿。
她召集徒众在太白山中遍寻桃木,做成桃木剑,亲自施法开光,赠与捐金的俗家弟子镇宅祛邪。
其中一位弟子正是杜家书肆的东家杜员外。
当时就听人说,他之所以要做玄门俗家弟子,不是因为信仰虔诚,而是身边的富豪,差不多都以某洞天俗家弟子自居,组成生意圈子。他为了挤进圈子,故才要做玄德洞天的俗家弟子。
孟真人之所以对他印象深刻,的确是因为他很抠门。
桃木剑一端上来,他就质疑桃木剑成本低廉,几乎破坏了整个捐赠仪式。
是令狐楚说出一番神物的价值不在于材料,而在于冥冥中的功效。况且大家捐金的目的在于护持玄德洞天,桃木剑只是掌门的一番谢意,而不是一桩买卖,并带头捐了五铤金子,才化解了尴尬的场面。
富豪们踊跃捐献,且没有少于五铤金子的。只有杜员外扣扣搜搜拿出一铤。
当然,无论捐多少钱都是大家的心意,得到的都是一柄桃木剑。
但看到他眉飞色舞的表情,似乎产生了比其他人净赚四铤金子的快感。
捐赠结束后,她又请俗家弟子们用茶。
在茶话会上,杜员外以帮助洞天免去募化之苦为名,把他满脑子稀奇古怪的想法都倒了出来。
他建议筑一道墙围住洞天,只开一扇门进出,凡朝山的香客需缴纳一定的“门金”,方可入内朝拜。
洞天之内则遍设点灯、用斋、算命、看病、卖药的摊位,乃至招收达官显贵家的妇孺上山体验女冠的修行生活。
一切明码标价。
抑或设置许多投钱祈福的游戏。
总之竭尽所能从信仰中挖掘潜力。
而他愿意出资修墙,负责招揽香客,但作为回报,洞天每年的“门金”收入需与他五五分账。
听到他的生财之道后,孟真人又好气又好笑,以挟神敛财,神鬼不容让他住嘴。他却表现出知音难觅的失落,感慨说现在的人未必理解他的想法,但他相信一千多年以后,一定有人理解并付诸实施的。
自从在玄德洞天得了俗家弟子的身份,十七年来这位杜员外再也没来过太白山。
今天居然有脸让自己的女儿来拜师学道,大概是觉得一铤金子的效力还没有用完。
恬不知耻!
“据我所知,杜员外虽然家住城南,却与京兆杜氏无任何瓜葛。”孟真人慢悠悠道。
“真人说得不错,我只说姓杜,家住长安城南,并没说出自京兆杜氏。再者,京兆杜氏儒学传家,也不会允许族人上山修道?”
孟真人睃一眼肖瑶,责备之情溢于言表。
肖瑶羞红了脸,反咬嘴唇,愤然看向璎珞。
再次马失前蹄,师父该怎么看扁她。
孟真人手抚廛尾,冷冷道:“本年度招收的箓生名额,已经满了,难道你忘了?”
肖瑶期期艾艾道:“弟子行事草率,望师父见谅。”
孟真人长叹道:“一天之内,你要我原谅你几次?身为二师姐,行事如此草率,让其他弟子怎么看你?”
肖瑶理屈,沉默不语,心中恨不得踩死璎珞。
孟真人转而对璎珞笑道:“快拿荐书我看。”
孟真人已打定主意,假装看完,算是给俗家弟子一个面子。然后以名额已满为借口回绝她。
朱念接过璎珞递上来的荐书,转呈给孟真人。
荐书写道:
弟子明德顿首。小女杜璎珞中元降生,惊死其母。近年长大,深感罪孽深重,愿来玄德洞天拜师修道,为母积福,助母脱离苦海,望恩师慈悲收留。欣闻师正在修建道藏楼,待楼竣工,弟子愿施舍一部《三洞琼纲》,略尽绵薄。明德再拜。
修建道藏楼,正是为了存放一部《三洞琼纲》。
一部《三洞琼纲》总计三千七百四十四卷,即便修好道藏楼,孟真人也要为如何搞到一部发愁。
这杜员外如果愿意施舍,不啻她发的兴建道藏,让玄德洞天跻身为数不多拥有齐备经典的仙府行列的大愿已经实现。
读完荐书,孟真人审视璎珞道:“你就是白居易顶礼赐名的那个女婴。”
“正是小女子。”
这时,孟真人的右手迅速变化出各种手印,最后归为道指,往眼前一掠。
两个弟子知她在施展望气之术。
玄门招收弟子,首重资质禀赋。
若是尘俗之人,气色光明则发兴,气色暗淡则败落,气呈红色则巨富,气呈黑色则有祸,气呈紫色则大贵。
天生的修行之人,气穴会散发出恍恍惚惚,杳杳冥冥的仙气,依此望气术择选的弟子,最后成就的概率极大。
当初她云游四海,为洞天寻觅仙材,望到朱念和胡灵身上的仙气盛壮,方才收入门下。两人经她十余年的雕琢,果然不负她望,如今已成长为洞天的柱石。
既然白居易把此女说得玄乎其玄,若是上等仙材,她没理由弃而不录。
毕竟洞天福地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仙材的竞争。
一望之下,不免失望。
此人身上非但没有仙气,根本就无气可言。
只有死人没气。
以她数十年的望气经验推断,这是英年早逝的下等命格。
朱念见师父望气后神色黯淡,大概知道璎珞没有仙根,接下来,师父一定会找一个理由拒绝她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大唐降魔录请大家收藏:(m.duduaa.com)大唐降魔录读读看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